紫之隧道被稱為“亞洲最長城市隧道群”,由三座隧道和兩座橋梁組成,總長14.4千米。工程北起紫金港路,南至之浦路,設計為雙向六車道,是杭州市“二環、三縱、五橫”快速路網重要組成部分,明年通車后將大大減輕主城區與兩大著名景區西湖和西溪濕地的地面交通壓力。
作為國內引領隧道和地下工程專業施工的中鐵隧道集團承建的紫之隧道工程Ⅵ標長1440米,分東西兩線,分別由500余米的明挖段和800余米的淺埋暗挖段組成,為全線控制性工程,工程地處國家5A級景區西溪國家濕地公園和西溪天堂綜合群落區,施工環保要求極高。
本標段隧道地質復雜,斷層發育,地下水豐富,圍巖遇水易軟化并形成軟弱結構面,且埋深最淺處不足9米,施工安全風險大。隧道下穿沿山河、紫荊港路、天目山路及汽車西站等重要建筑群,地表臨近油庫,地下管線密布,施工組織、協調難度大,技術要求高。隧道開挖斷面大,由于地質軟弱破碎,前期必須采用CRD(交叉中隔壁)法施工,工藝復雜,且隧道掘進只能采取非爆破式施工作業,采用銑挖機開挖為主,人工修鑿為輔,人機開挖相結合的施工模式,每循環施工進尺十分緩慢,施工進度每月在40米至60米徘徊,項目工期壓力巨大。
為迎接2016年G20國際峰會,杭州市積極響應打造“美麗杭州”、建設“兩美浙江”示范區,紫之隧道作為杭州市的窗口工程,如何優質高效地完成項目工期履約目標是工程建設的關鍵。本標段由于特殊地質和進度影響一度成為整個紫之隧道的咽喉工程,為確保關門工期目標,中鐵隧道集團和杭州公司領導高度關注,多次深入一線召開現場會,研討施工方案,合理調配現場資源,聘請外部專家親臨現場解決實際困難。不僅在臨近標段新增設了1個工作面齊頭并進,還派駐工作組蹲點,靠前指揮,緊盯各項施工工序銜接,實施工期倒排計劃,精心謀劃,周密部署,不斷加大機械設備和人員投入,相繼攻克諸多工程難點;并以關門工期為節點,分解任務,嚴格考核,見縫插針,爭分奪秒,24小時不間斷循環施工,夜以繼日推進工程進度;項目部還積極與相鄰標段中鐵三局溝通協商,借用其施工場地,開辟另一個工作面,隧道由獨頭掘進改變為齊頭并進,有效地提升了施工進度,確保了3號隧道東西兩線主體工程全部貫通,有效地改善了隧道通風環境,為余下的隧道二襯、水溝、電纜槽及路基等附屬工程施工提供了便利,為2016年4月通車創造了條件。
全體參建員工充分發揚了中鐵隧道集團“不怕苦、不怕累”的拼搏奉獻精神,體現了“做最難的,交最好的”企業宗旨,確保了工期履約目標如期完成,重新塑造了在杭項目的企業形象,再次在杭城大地展示了中鐵隧道集團“隧道和地下工程施工領域國家隊”的隧道專業隊伍形象。